Saturday, August 25, 2007

Thursday, August 9, 2007

  走過最近10年『非物質化』過程的部份軌跡之後,我們可以看出,即使科技的走向可以推測,但是已有的政治、文化制約力量和科技的互動會產生出截然不同的結果。換句話說,科技是產生『Popper第三世界』變化的動力,但是卻不能主導變化的方向。相對應於文藝復興時代,中國早已有了印刷術和羅盤的技術,但並未造成如文藝復興那種大規模的『第三世界』重整,因此,或許應該把影響及產生『第三世界』內容的機制看成一個『概念及知識的傳輸系統』,其中包含兩大次系統:(A)科技(B)現存的政治、文化體系及神話、信仰。這個系統的『輸入』可能是科技新發現,新的概念等等,而『輸出』則是政治、法律制度、社會規範等等。
  依據上述的『概念傳輸系統』,西方歷史上的『第三世界』類型可以描述成為:

(1) 文藝復興前:
次系統 (A):文字
次系統 (B):神學、信仰、王國…

(2) 文藝復興時期:
次系統 (A):印刷術、航海術、天文、物理
次系統 (B):人本思想、宗教、法律、國家

(3) 工業革命:
次系統 (A):機械動力、能源
次系統 (B):意識型態、民族國家、經濟

(4) 資訊時代:
次系統 (A):數位資訊科技、網路、時空壓縮
次系統 (B):(個人主義、全球還有很多部份正在形成中) 有了這樣的架構之後,我們可以從系統(A)和系統(B)的互動關係推測(或假設)『第三世界』可能的內容,也就是科技對社會、文化機制將會造成的改變,同時,也因為將系統(A)和系統(B)分開來看,也比較不會陷入工業革命以來一直存在的『科技能解決一切 (Technology Fix)』的迷思。鑑往或許可以推測未來,經由研究文藝復興時期及工業革命時期兩個次系統的互動及結果,我們或許可以尋找出資訊時代最可能產生的幾種路徑(Path)及引發重要人文課題。譬如說:文藝復興時期的科技次系統—印刷術、航海術和當時義大利的社會次系統—城市國家、人本思想互動的結果產生了文藝復興,而相同的科技次系統與回教國家當時的社會次系統(完整的宗教控制力)互動的結果並未造成文化上的大改變。我們也可以用相同的方式來找出資訊時代(A)和(B)互動可能的幾個重要議題:

  1. 資訊時代的資訊大量生產(系統A)和大眾消費文化(系統B)互動的結果可能產生知識『膚淺化』的現象;也就是說,沒有經過『處理』的資訊不等於『知識』,但是在消費文化體系內,大量資訊有可能被誤導為知識,而知識也在這樣的社會形態之下被膚淺化了。訴諸直接感官刺激的『影像文化』就是膚淺化過程的例子之一。
  2. 個人隱私權和社會安全的衝突:網路上面的人類活動也同樣反應真實社會,因此各式各樣的犯罪行為也會在資訊網路上發生,甚至有新的犯罪形式產生。然而,為保障社會安全所必需的『資訊監聽』又不免侵犯到個人隱私權,在資訊化社會由於極大多數的人類活動都會在網路上進行,因此這個衝突會隨著網路的普及而更形嚴重。

  3. 人際關係的改變:網路的普及超越空間的限制,個人可以在網路上選擇個性、嗜好相同的『網友』交談,產生新的關係。相對地,對於週遭的人際關係反而逐漸疏離。換句話說,新的世界性『網路社群』正在形成,而傳統『地理社群』的連結力量趨向減弱。

以上列舉的只是可能深遠的一小部份而己,用來說明『概念傳輸系統』可以幫助我們把可能的路徑描述清楚,是一個尋找及定義資訊世界人文課題的有效工具。